close

使用過最佳化的朋友,可能會開始想要測試各種參數,把全部看的到的數字通通都丟到最佳化看看,但是全部都拿去最佳化這樣真的好嗎?

 

最佳化的優點,當然是透過大量回測得出的大數據,並從大數據裡面篩選出相對好的參數

 

但如果今天我們使用4組濾網,另加1組停損,2組停利,在這邊的7組數據我們全部拿去最佳化,這樣的話都然求出來的結果一定會是最佳數據,但是這種最佳數據只會存在於過去,因為過去的數據一定是獨一無二,歷史不會重複上演,也許會近似,但是絕不會重複

 

 

那怎樣的結果才不會落入最佳化的陷阱呢?

 

濾網:

一般而言濾網要有,卻也不能過多,3-4個濾網其實已經能過濾大多的進場訊號,再說濾網絕對不是多多益善,正確的濾網或是條件,才能對策略有正面影響

停損:

停損而言,通常是看每個人自己風險屬性,通常不用去追逐最佳化
(停損25點or 26點是能差到哪邊去???)

停利:

停利其實可以分為多段考量,甚至不停利也是選項之一,無論是固定停利、階段停利、移動停利,這都是選項,有需要的話確實可以用最佳化去try 看看

 

FINAL

整體而言最佳化應該3-4次應該就差不多了,保險一點最好策略開發完成之後,先觀察3個月左右,確認策略並非過度最佳化而產生(上線就狂破MDD),畢竟下單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銀去下單,謹慎一點也是很正常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