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警語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
最近因緣際會聽到一種策略,以RSI的交互抵算為主,
將3日RSI與6日RSI相減,
如果>22則放空,<22則做多,⋯⋯
乍聽之下似乎頗複雜,所以好好的思考過之後,把他變成程式碼,請參考附圖,
圖一是原始邏輯,因為看起來非常差,所以[我把多空對調了],

圖二是多空對掉後的績效,因為是當沖策略,所以設定1天只進場1次,附上的是圖2的原始碼,
從圖2來看,邏輯看似不錯,但是如果加入手續費的因素[必定]會有大幅回檔,

看來要到能讓大家敢用的程度,需要多一些加工,比如多一些濾網,或是自己做一些最佳化等等。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
在8-90幾台,每天都有老師在那邊認真表演,我自己常常拿來當娛樂節目來看,

但其中最有印象的,要算是紅買綠賣指標這種的老師,

這種簡單到跟紅綠燈一樣的指標,幾乎連3歲小孩也知道。不過第四台的分析師可能要繳好幾萬的入會費,我們卻是用multicharts自己來寫。

input : price(close), length(20);⋯⋯
var : var0(0),color(white);

var0 = AverageFC( Price, Length );

if var0[0] > var0[1] then color = red
else if var0[0] < var0[1] then color = green
else color = yellow;

plot1(var0,"RGline",color);

我簡單以月均線來寫,月線之上紅買,月線之下綠賣,不上不下就是黃色,

用multicharts雖然不方便交易股票,但是拿來看股票的日線還是滿OK的,

大家可以自己找到喜歡的寫法,諸如KD + ADX +其他阿里不達指標,希望大家都能寫出心目中的紅買綠賣。

 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
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下單加入停損,但是停利就不是每個人會加的,為什麼呢?因為停利就像棒球裡的戰術推進。

在棒球裡,每局都有3個出局數,假設今天兄弟的教練團戰術下達,命令彭政閔做觸擊,肯定會被球迷罵到臭頭。

但如果時間點變成中華對南韓,9局下半中華隊進攻,無人出局滿壘,比數0:0,在這時候輪到林智勝打擊,那會怎麼做呢?

停利的目的,是要確保到手的獲利,卻會損失未來的可能性。
同樣是確保獲利30點,可能今天是300點的大行情,自己為了沒賺到的270點捶胸頓足;但明天剛好因為停利而少損失,這都是難以預料的。

我自己很少會設定停利,但每位投資朋友不一定會這樣想,但交易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見解,市場才如此活絡,不是嗎。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]


如果程式交易就像黑暗靈魂一樣困難,那程式交易的勝率就像是curry的三分球命中率,

2014-15 2015-16球季,連續2季都能夠拿聯盟最有價值球員,就算是這樣的curry,三分球命中率也只有 0.444。

NBA球員維持自己的身手以及健康,就像是程式交易制定策略時的嚴謹程度,

但每一場面對的對手可能都不一樣,面對的防守壓迫程度也會不一樣。


而每位交易人就像是球場上的總教練,如果因為上半場連續7投沒中,

就直接把高手丟板凳,這種行為就像市場干預一樣,直接將可能的未來去掉,但如果相信球員,

就應該讓球員有上場時間,選擇相信程式交易的人,就應該相信到底,

至於什麼時候才是總教上場干預的時候呢?我認為除非跌破最大回測(MaxDrawDown),我才會進場干預。

但是程式交易只看勝率嗎,那就真的大錯特錯,應該要看賺賠比,

賺賠比就像是球隊的勝敗一樣,如果沒有贏球,對球隊來說就沒意義。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]


程式交易multicharts這個軟體,如果以遊戲來說,就像是暗黑靈魂一樣的難。
難度一:入門沒有提示
難度二:好不容易找到資源,卻發現看不懂資源在寫什麼


以遊戲角色的等級來說,1~30級是新手區,70~99是魔王城,

而multicharts就像是把魔王城放在新手村入口,而新手的練功區放在非常難以到達的地方,

也讓新手陣亡率超的嚇死人。
小弟創辦這個程式交易-期貨流言終結者,

目的是希望讓人找到從新手村到新手練功區的路,

希望能讓人少走一些冤枉路,也期待收看本篇的人,都有機會在這領域成功。
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]


國外商品每個屬性都不一樣,如果我們將國外商品結合RSI指標,

再加入順勢逆勢去運算趨勢結果,會有怎樣的成果呢?

附圖的運算結果也僅供參考,只是為了要讓大家了解逆勢與順勢指標的差異而測試的,實際上您不一定使用30分線去交易。

多商品的部分,也是從投資人常見的交易商品選出的,黃金以及輕原油有許多愛好者;

歐元是匯率型商品,可以依自己喜好換成英鎊、日元等等;指數類型也請以熟悉商品為主。

當台指沒有行情時,也許日經、恆生、小道的行情大,程式交易者除了要選擇熟悉商品,

也要選擇有波動的商品,不去眷戀特定市場,才能在市場上更持久。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
順勢交易,逆勢交易,到底要如何取捨呢?

我個人認為這2個都不能偏廢,因為這2種交易模式是屬於互補關係。

元大券商版本可以開10個視窗,假設同時跑6個策略,

可以視自己的風險屬性或是資金部位,來做策略分散,當沖、波段、逆勢可自行,

這其中可以再分散一些商品,我大致對商品做了小分類,
大致分成了5大類為主,可以看到是指數、外匯、農產、貴金屬、能源等5大類,

投資朋友要視自己的資金部位去做調整,

比如台指保證金83000元,小台保證金20350元,如果資金只有10萬,

那還是只做小台就好,這是同樣的道理。
像是市場最貴保證金的是德指DAX,要快20000歐元,

換算1口要台幣近70萬,這種風險就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。⋯⋯
最便宜保證金的,是微歐元USD369、小玉米USD231,

小玉米換算台幣約7000,這相對親民很多,但還是要看成交量,

因為沒有量的話會不好成交,像是微歐1天1萬多成交量,會比小玉米1天500成交量來的好很多。
海外期貨並非一定要數百萬才能開始,只要選對商品量力而為,可以更容易達成風險分散的目的。

 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

有客人問我,程式交易看來我用的嚇嚇叫,但是利害的策略不是一支就好了嗎?
其實好的策略規劃,最好要具備2大面向:多商品、多策略。
多商品:指數、原油、農產品、外匯、金屬…等類型不同的商品。
多策略:順勢、逆勢、當沖、價差…等等不同週期、不同邏輯的概念。
這種規畫不是為了極大化獲利,而是為了減低虧損,讓績效曲線平滑化。

多商品的目的,是要讓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,比如台指沒波動時,

可以轉小道瓊,或是趨勢明顯的農產品類,分散商品就是為了這種目的。

為什麼績效曲線平滑化這麼重要呢,大家要知道績效是建構在歷史的K線上,

因為未來永遠是未知的,而多策略達成的績效曲線平滑正是為了預防損失。

期貨交易只會發生4種情形,小賺、小賠、大賺、大賠,小賺小賠可以互相cover,

做好停損才能讓自己不敗,而選擇程式交易,是希望達成小賠大賺的目的,

先求自己不敗而後讓自己成為市場贏家,尤其期貨是屬於高槓桿交易,

寧願少賺也不要大賠才能走得長長久久,希望大家都能在市場成為長久的贏家。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最近有客人詢問,multicharts內建這麼多策略,要從哪邊開始著手呢?
基本入門策略,我會建議是均線、RSI 這2種去開始上手,均線之前有介紹過,

今天就來介紹RSI這個指標,內建的指標是外國人寫的,初學者要看懂有很大的難度,

元大的張林忠老師做了比較容易看懂的版本:

if RSI(close,14) cross over 70 then buy next bar at market;⋯⋯
if RSI(close,14) cross under 30 then sellshort next bar at market;

以上是標準順勢策略的寫法,RSI指標是抓最近14根K棒去做運算,突破70則市價買進,跌破30則市價賣出。

if RSI(close,14) cross under 35 then buy next bar at market;
if RSI(close,14) cross over 65 then sellshort next bar at market;

以上是逆勢寫法,跌破35則買進,突破65則賣出。
為什麼會介紹逆式寫法呢,因為RSI原始設定就是逆勢指標,

其實很多國外技術指標的書在台灣其實不一定有用,因為市場特性不同,

台灣人有一種特質是一窩蜂的跟進,所以順勢指標適合台灣,

國外市場也許是全世界的人一起交易,反而冷靜許多,

各位朋友也要因應各種市場,交易策略要做調整,

不然寫了半天都不成功,就開始怪multicharts太難學,這心態就不對了。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策略績效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保證。]

上次介紹了把不同商品做成指標,有客戶另外詢問,

能不能把2個商品放在一起看呢?雖然報價就能看到,

但是用來作價差交易的話,一定要能加以比較,以下是我的常用方法。

value1=(c of data1)/CloseD(1);⋯⋯
value2=(c of data2)/CloseD(1) of data2;

plot1(value1,"exf",blue);
plot2(value2,"fxf",yellow);
plot3(1);

這是把2個數值放在一起畫出來判斷強弱,比較一目瞭然,

當然也有其他的應用方法,比如相減得差,或是計算另一個數值,

這就要看每個人自己的領悟了,multicharts因為可以自行編寫,

才能夠讓這些功能更有意義,我的方法在高手眼中,可能只是幼稚園大班的等級,也希望大家都能學到更多。

 

陳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