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警語
目前分類:策略研究 (74)
- Jan 08 Mon 2024 13:37
2024波動調查
- Dec 06 Tue 2022 13:54
結算價格的基本原理
就是這段時間所有價格的每一筆價格,全部加起來平均,隨著時代進步,以往熟知的報價是每5秒1搓,
但現在已經變成了逐筆搓價,如果能提前算出結算價,就有機會能評估有沒有套利空間。
- May 30 Mon 2022 15:06
台股與中華電有關連嗎
- May 04 Wed 2022 17:06
Setdollartrailing、setpercenttrailing 使用的問題
之前的文章帶大家認識了set系列的語法,
其中最被人詬病的,是拉回停利相關的Setdollartrailing、setpercenttrailing,
這2個語法,前者是拉回一定金額出場,後者是賺過一定門檻之後才發動,拉回百分比出場,
要注意的是金額的地方是總金額,要換算成點位或是加入口數,就自己去調整
單字 |
用法 |
中文解說 |
Setdollartrailing |
Setdollartrailing(5000); |
拉回5000元出場 |
setpercenttrailing |
Setpercenttrailing(5000,50) |
賺5000元之後,拉回50%出場 |
這2個語法本身沒有錯,錯的是Multicharts本身的回測機制,由於set系列是每個tick都要視為next bar,所以回測的時候一定要用細部回測,才會呈現實際情況,【不然就會呈現很美好的回測績效】
#實際上線跑一遍其實就能明白
#set語法要記得用細部回測
- Apr 29 Fri 2022 13:47
Set類型的停損停利語法
交易一定要會停損停利,
在multicharts裡面,有一套Set類型的停損停利語法,
使用起來簡單,但也有一些限制,
特別是無視多空,不能另加條件這點,就讓很多人選擇另尋他路,
詳細情況就讓我們用影片來簡單介紹
https://youtu.be/vGmt9ll777s
- Dec 24 Fri 2021 09:13
元月效應好像很厲害
如果我們以12月的結算日隔天開盤來進場,分別隔多少天來出場,會發現,能發現平均約25-30天,績效其實會是最好的
![🔥 🔥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a9/1.5/16/1f525.png&width=16&height=16)
而1月開始也接近農曆年前,通常都會有過好年的一段行情,這也是元月效應的原因,有興趣的朋友,何不試試您的多單策略
![👍 👍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55/1.5/16/1f44d.png&width=16&height=16)
- Oct 20 Wed 2021 16:22
結算的作法
![🤣 🤣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ab/1.5/16/1f923.png&width=16&height=16)
![👍 👍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55/1.5/16/1f44d.png&width=16&height=16)
- Sep 15 Wed 2021 15:29
指數商品波動2021
- Mar 24 Wed 2021 14:56
勝率重要性
勝率到底重不重要,隨著你的交易資歷,對勝率的理解常常會不一樣
沒接觸或不理解交易的朋友,常詢問的第一件事情,那就是用這方法的勝率高嗎,
這時期詢問的客戶,詢問的主因,常常都是想找到交易的聖杯,認為我們老師跳出來公開講課,教出來的交易方法一定比較厲害。
真正開始入門學習交易方法的朋友,應該會發現交易會需要搭配各種方法,
會需要研究各種請況,包括進場前的情境、資金多寡、交易邏輯、出場方式、紀律執行,
把這些全部融合出來之後,這時往往會發現,交易方法的理解大於交易勝率。
學完交易方法到實際上線之後,現在的交易朋友開始真正的經歷市場洗禮,
畢竟市場才是真正的老大,這時候勝率的重要性就是另一種層面
勝率高可能是進場方法較高明,也許是停利點縮小,也許是拉回停利奏效。
但如果交易策略無法忍受市場風浪,停損位置太短,代表策略容易被洗掉,難以賺到整個波段,
其中的拿捏就需要自己掌握分寸
自己寫的策略,只有自己才能最了解其風險性,學到的交易招式,也只有自己活學活用,才能真正面對市場
#資金不多只好要求高勝率
#怕輸錢才要放拉回停利
- Nov 13 Fri 2020 11:12
保證金與波動度的關係
![1113-2.jpg 1113-2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redjay1383/1605237192-2743778935-g_l.jpg)
- Sep 29 Tue 2020 15:42
錢德動量指標 CMO
與平常常見的KD、RSI、MACD等等指標相比,最大的差別在於運算基礎的不同。
為什麼錢德動量指標【CMO】要特別提出來呢,因為上漲日與下跌日的個別動能,會是不一樣的。
- Sep 29 Tue 2020 15:38
MC語法【iff】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- Dec 11 Wed 2019 18:02
結算函數的寫法
如果今天已經要開始撰寫策略海外期貨的策略,當然會開始碰到各種問題,也許是單位需要調整,也許是交易時間改變,今天介紹一個問題每位朋友都會碰到的,那就是結算日的問題。
期貨與外匯交易或是股票不同,時間到了就需
要結算,但策略並不知道部位已經被結算,如果不讓策略知道結算這件事情,在交易上就會有誤差,解決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
一、 手動換倉:每次到期日之前就先人工轉換至下個月商品
二、 結算語法平倉:使用者自己設定要平倉的時機,讓策略強制在結算日前平倉。
結算語法其實不難,照著規則寫即可,詳細可以看元X期貨官網,這邊寫的很詳細 https://reurl.cc/QpEy7o
只不過從正面寫跟反面寫難度差很多,正面寫難度還算簡單,反著寫難度直接跳3級,昨天晚上睡不著,在夜深人靜的晚上花了3小時,才算是研究完成結算語法(函數設定卡關2小時),從此就不怕正向結算或是反向結算問題了。
簡單拋磚引玉的將正面結算的印度指數、以及反向結算的恆生指數結算語法呈現給大家,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完成屬於自己的結算語法,交易海期可以更為便利。
- Oct 15 Tue 2019 09:47
魔球的策略啟示
阿傑師最喜歡的電影中,【魔球】可說是讓我百看不厭的好電影,最近翻出來看的時候,意外從中啟發了一些新的想法
「我們沒辦法找到另一個吉昂比,就算能找到我們的口袋也負擔不起,但我們能重新塑造新的吉昂比」
「用3個瑕疵品,取代一個吉昂比」
開始使用程式交易已經6-7年,許多策略早就嘗試過,也早就知道某些做是行不通的路,但如果只是這樣下去,其實策略一定會枯竭,所以策略重建的關鍵,應該會是擷取有用的段落,並重新將元素混和,打造新型態的策略
原本的交易型態因為各有其瑕疵之處,導致交易次數太少,或是只能針對大多頭等等的窘境,但將其組合之後,讓策略各自發揮所長,交易次數也維持不會過度交易,以降低風險並維持基礎勝率為主
- Sep 23 Mon 2019 11:49
籌碼策略簡單比較
台指期的商品源裡面,其實有很特殊的籌碼,AO、AV、BV、DV、TA、TB、UV等8種,分別可以兩兩配對,「UV-DV內外盤」、「TA-TB累計買賣成交比」、「BV-AV委買委賣量」、「BO-AO委買委賣筆」詳細可看圖,
如果買方較為消極,會掛單在內盤慢慢排隊等,如果買方較為積極,會掛單在外盤直接成交,反之的賣單也一樣,積極的這些單就是推升股價往上或往下的關鍵,
比較後可以發現,「UV-DV內外盤」、「TA-TB累計買賣成交筆」的相關性最高,幾乎是完全同向。
「BV-AV委買委賣量」則有些類似,但有時候會過量,這可以解釋為,委買委賣有時候會是掛虛單,實際並未成交
「BO-AO委買委賣筆」則差別更大,因為1筆可能內含很多量,
哪個籌碼最好用,其實並沒有特別定論,因為都能寫出策略出來,也許要大家自己去寫策略來評比會比較好,但阿傑師自己來說,「UV-DV內外盤」、「TA-TB累計買賣成交比」畢竟是已經成交過的,算起來應該比較準
至於9月底收費課程的策略班裡面,以自製的「真實區間移動」做的籌碼,感覺比較近似「UV-DV內外盤」,雖然只是模擬出來的,但相似度應該超過87%,活用得宜的話,其實就能運用在海期身上,因為國外的交易所,可不像台灣期交所這麼大方,可以直接取得資料
- Sep 23 Mon 2019 11:21
破MDD就直接停損
已經有在使用程式交易來自動下單的朋友,如果策略數量較少,可能還無所謂,如果策略數量開始變多,會發現管理起來會越來越複雜
管理策略,被動式的方法是破MDD下架,讓破底的策略可以有中止或是調整的機會。
一些高手還能順應行情來挑選要上架策略,比如波動大的時候放多一些當沖或是短停利策略,不再是一套跑到底。
再更厲害一些的高手,甚至還有餘力能做到,針對策略池不足的部分,做到針對性的策略開發,比如空頭策略不足,藉此來特別開發,
基礎的破MDD就下架而言,我們可以這樣來寫,將策略給包覆起來之後,就能把破MDD的策略直接中止交易,也許能減少一些虧損
- Sep 23 Mon 2019 11:10
盤後籌碼函數getchip
最近受邀試用某牌的 #盤後籌碼函數 ,運用特別的【GetChip】函數,以及該公司的技術完成線上10年資料回補,
使用起來確實令人驚艷,因為【GetChip】函數的使用,會讓這些重要的歷史資料,在策略運算上開啟另一扇屬於籌碼策略的大門
使用這個【GetChip】之前,要先知道他抓的是哪邊的數值,其實就是期交所內的每天大約3點會公布在網路上的數值,
認真的朋友雖然可以自己用爬蟲去抓、或是手動keyin(我程式底子差,都自己手key),但運用起來仍是不便,方法不便的地方主要在於
1、 要使用在data2,而data2引用起來仍有些問題須避開
2、 抓的是特定數值,沒抓就沒有了
現在這樣的引用,除了以前就有在收的外資籌碼之外,還能去測試各種的籌碼招式,
像是小台的外資籌碼,自營的台灣道瓊,10大交易人未平倉,這些都讓人會希望能去測試看看,我腦袋裡面已經想了許多策略想要實驗看看
- Sep 23 Mon 2019 10:59
如何偵測策略名稱進出場
前幾天有特別提到,如果一個波段策略在結算之後,要在下一個交易日接續進場,有特別分享了寫法,
但當時的寫法其實文章中也有特別提到,其實寫的並不完美,因為使用基礎的語法,其實沒辦法做到隨意出場之後在進場,實在可惜
但有朋友特別分享,運用特殊單字來抓進出場的【策略名】,其實就能特別做到指定部位的進出場,
所以本篇就特別來討論與【策略名】相關的3函數:【entry、entryname、exitname】來一起做整合介紹
用法寫法都不盡相同,可以對應在不同情況,出場型的【from entry】【entryname】還可以特別對應加碼類型的策略,做到先進先出、或是面進面出的效果
進場型的【exitname】能偵測出場條件,進而做到再進場,各有對應的範例可以使用,
如果策略有需要做到細部操作微操,那這邊就有需要了,算是撰寫策略的高階用法,各位朋友可以自己找機會測試看看
- Sep 23 Mon 2019 10:48
結算之後接續進場
在交易的時候,如果是波段策略的話,其實都會碰到結算的問題,通常碰到結算有幾種作法
1、 手工自己提前換倉
2、 結算出場
但還是有一些朋友會希望,結算之後再接續進場,如果是這
樣的話,可以跟著使用這段語法,使用日線或是分線都可以對照使用,主要是要去抓上一筆是多單還是空單
接續進場的優點,主要在於波段的延續性,
如果回測之後發現延續的效果是好的,其實加入也無妨,
如果回測之後發現成效不佳,也許不加延續會比較好,
有機會大家也測試看看吧
其實寫起來還是會被侷限,因為收的地方會是最後一根K棒,目前還試不出來,特定時間提前出場之後(比如13:00就先出場,隔天9點再買回),再接續寫進場的方法,各方高手技癢的話,還望不吝賜較
- Aug 27 Tue 2019 11:07
進場點為主的出場方法
在寫出場策略的時候,大家很常會使用【進場價格entryprice】來做為進場依據,但有的時候,我們需要的出場條件,並非考量價格因素,有時候是不希望進場太久,或是一段時間之後就要出場,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別的關鍵單字
【進場時間entrytime】
進場時間entrytime能抓住進場的時間,可以設定在特定的時間之後出場
【進場K棒barssinceentry】
能抓住進場的K棒,可以在特定幾根K棒之後進場
多少時間之後,與多少根K棒之後,乍看之下會覺得2者效果一樣,
但這是建構在開圖是使用一般的時間為主體,今天如果是一些高手的策略,就不一定會用時間來開圖
有些高手的開圖的呈現,會使用比較高階的方法,像是:100 tick、100口、10點、renko圖等等,
這些都是特殊K棒的呈現模式,這種情況我們橫軸的時間就不會一樣,所以2種語法各有使用時機,端看使用者的用法